中国铁路全面占领阿根廷市场
尽管阿根廷拥有数万公里铁路线,但多数因年久失修几近荒废,铁路运输在该国物流体系中仅占8%。为降低物流成本,激活内陆省份经济活力,阿根廷政府从2011年以来开始推出规模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更新计划。在此过程中,中国铁路装备能力正与这项雄心勃勃的改造计划实现全产业对接。
【中国铁路极大降低运输成本】
7月29日,来自中国的1.5万吨铁轨和20辆高科技施工车辆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码头。这批材料和装备将用于翻新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线从中部交通枢纽阿维亚特赖市到查科省重要出口港布拉特拉斯之间的路段。
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总长1万多公里,曾经是阿根廷中部17个省和东部出口码头的重要物流通道,然而因为缺乏维护多数路段已经荒废。阿根廷政府决定斥巨资重振该线路,中国机电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凭借融资和性价比优势成为合同总承包商。
根据双方协议,中机将为该线路重建提供21亿美元融资支持,包括从中国购买100辆新机车、3500节货车车厢、约3万吨铁轨、总长1511公里铁路线翻新和700公里铁路线修缮等。未来三年,该项工程将带来约4500个就业机会,改造后的线路物资运力将提升两倍。
一直以来,铁路运输比例过低使得阿根廷国内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一吨大豆从西部萨尔塔省运至中部出口码头罗萨里奥的成本要远高于从罗萨里奥运至荷兰的鹿特丹。国内运输成本过高已成为影响阿根廷出口竞争力和导致经济高通胀的重要因素。
阿根廷内政与交通部长兰达佐7月29日在首批轨道材料交货仪式上说,随着贝铁项目的重新启用,内陆省份陆地运输成本将减少80%,项目还将提升国内铁路运力和效率,中部圣塔菲、查科、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等省数以万计的距离物流中心城市遥远的生产者将重新融入生产体系并获益。
【中国铁路使人员流动更加便利】
阿根廷全国人口有4000多万,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及郊区人口占到近三分之一。为分散人口压力,阿政府在首都周围扩建了24个卫星城,卫星城居民与首都的经济生活主要依靠六条城铁线路连接。但是城铁系统因投资不足,设施陈旧老化,客运能力和安全舒适度远滞后于城市发展。
2012年导致数百人伤亡的城铁事故让阿根廷政府下定决心对首都城铁网线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当时的中国南车集团四方瞄准时机,于2013年与阿根廷签订了709辆总价值近10亿美元的城际动车组供货合同,涉及萨缅托、米特雷、罗卡和贝尔格拉诺南线等连接首都与郊区的主要干线。
从去年1月1日首批动车组交货到今年7月底中车四方最后一辆对阿出口车厢在青岛港顺利装船,709辆城际动车组已全部按期完成交付。如今,蓝白相间的中国列车穿梭于首都与郊区之间,每日连接起数百万阿根廷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一张张流动的“中国名片”。
更新后的城铁客运系统运营效率明显提高。以萨缅托城铁线为例,阿根廷内政与交通部统计表明,线路发车间隔缩短为10分钟,发车频次是过去一倍,郊区抵达首都的区间运行时间缩短一半,过去线路日载客能力为24万,去年7月底中国机车正式上线后提升为40万,9月份提升至46万。
虽然运行时间不长,中国城铁的舒适安全度得到了阿根廷乘客的广泛认可,官方统计顾客满意度高达97%,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城铁出行。来自《阿根廷时报》的一篇报道显示,城市居住生态正随着城铁的更新而发生改变:首都工作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在郊区租房,使卫星城的城市化分流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中国铁路助力技术提质升级】
8月13日,拉美铁路论坛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中国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剑自信地对来宾说:“经过近二十年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牵引和网络控制系统水准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能够为阿根廷铁路产业升级改造提供很好的支撑和借鉴。”
中阿铁路产业对接,不仅包括机车车厢整车出口,同时也引入了与之配套的牵引电机、网络控制系统、信号、线路诊断设备等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连接阿根廷首都与郊区的罗卡线300辆城铁的牵引电机和网络控制系统就是由中车时代提供,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搭载自主研发牵引和网络控制系统的动车批量出口订单。
再好的城铁列车,也需要先进的轨道信号系统“保驾护航”。2013年年初,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通号)进入阿根廷市场,当年7月拿下萨缅托和米特雷两条城铁线信号系统改造工程。如今,萨缅托城铁线信号系统改造项目一期及二期工程顺利完工并于今年4月21日投入正式运营。
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服务输出,中国铁路产业正与阿根廷铁路改造计划全面对接。但在中车时代的陈剑看来:“未来阿根廷的需求会更迫切,中国和阿根廷距离遥远,如何实现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保障我们的车辆稳定运行也是很大的挑战,技术转移和投资设厂是个可行的选择。”
去年11月4日,当时的中国南车与阿根廷政府就设立服务与制造并举的“新模式工厂”达成合作意向书。双方考虑未来通过技术转移在阿根廷本土化制造机车和轨道设备。阿根廷内政和交通部长兰达佐非常看好中阿铁路产业融合发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复兴阿根廷铁路制造业急需来自中国的技术转移,合作设厂是双方技术合作的重要开端”。(记者叶书宏 赵燕燕,编辑汪平,新华国际